以摩尔比为2∶1.2∶1的Cr、Al和C粉末为反应原料,在温度为700~1450℃时反应合成Cr2AlC陶瓷。利用差热分析方法测定原始粉末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并利用X射线衍射对反应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700~125
2012年08月13日 更新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孔径的调节与孔隙结构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改变粉料颗粒配比、料浆浓度、成形密度和烧结工艺来实现的,得到的材料多以β-Si3N4为主相,对α-Si3N4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以磷酸锆为结合剂并添加不同
2012年08月03日 更新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对B4C微粉进行烧结,详细研究烧结温度对B4C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B4C陶瓷材料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维氏硬度则随着烧结
2012年08月03日 更新采用真空烧结、N2保护无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等方法对AlN粉末进行烧结,研究烧结方法对粉体烧结行为以及产物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烧结会显著降低AlN材料的脱氮分解温度,无法实现其致密化;而通过N2
2012年08月03日 更新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得到CaCu3Ti4O12-MgTiO3复合陶瓷粉料,并在1000,1050和1100℃3个温度点烧结成瓷。采用XRD、SEM等对得到的样品成分、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材料为CCTO-MgTiO3/MgTi
2012年08月02日 更新向3Y-TZP氧化锆粉体中添加Fe2O3、CeO2和Er2O3,经过冷等静压和常压烧结制备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测试其三点弯曲强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各种氧化物的添加范围内,着色后的3Y-
2012年08月02日 更新分别选取纯金红石结构和金红石与锐钛矿混合结构的TiO2为钛源,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FeTiTaO6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比表征了2种钛源条件下合成FeTiTaO6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并测试了二者的介温谱。
2012年08月02日 更新研究烧结方式对饰面瓷与氧化锆双层结构结合强度的影响。选择KAVOTM氧化锆陶瓷作为底层材料,在其表面分别采用不同饰面瓷构筑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结构,根据ISO6872牙科陶瓷标准制作三点弯曲强度试样,根据氧化锆瓷表面的处理方法
2012年08月02日 更新应用粉末-溶胶工艺合成出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SBN/SBT)。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预烧温度的原始粉料、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得到的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研究表明:钨青铜相和钙钛矿相共存于体系之中。复
2012年08月01日 更新以微米级SiC粉体为原料,利用冷冻干燥和原位反应烧结制备了具有层状孔道结构的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α-SiC,结合相是方石英;SEM观察到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多孔SiC陶瓷的总孔隙率和开孔
2012年08月01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