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陶瓷抛光粉和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扩散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掺10%石灰石粉和不超过20%的陶瓷抛光粉可以提高混凝土坍落度,改善粘聚性,同时可细化混凝土孔结构并改善其界面结构,
2013年12月16日 更新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和凝胶注模方法,制造出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的有机物原型件。采用反应熔渗和先驱体浸渍(RMI)–裂解法(precursor impregnation and pyrolysis,PIP)制作出高致密度碳化硅陶瓷复
2013年12月11日 更新以偏钒酸铵、氧化铬、纳米炭黑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超细碳化钒铬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00℃时,氧化铬和氧化钒的碳化反应完成,得到碳化钒和碳化铬的混合粉
2013年12月10日 更新对制备规整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温和氧化法、强烈氧化法、二次阳极氧化法、模压氧化法等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一些特殊孔径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PAA模板应用于电磁、传感器、催化剂载体、膜分离、生物医学
2013年12月06日 更新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组分为55SiO2-20Al2O3-5CaO-20CaF2及45SiO2-20Al2O3-10CaO-25CaF2两组玻璃,并通过热分析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采取等温热处理工艺在不同温
2013年12月04日 更新以聚醚胺——O,O’-二(2-氨基丙基)聚丙二醇-嵌段-聚乙二醇-嵌段-聚丙二醇为模板剂,异丙醇铝为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蠕虫状介孔纳米氧化铝,比表面积为341.1 m2.g-1,平均孔径17.4 nm,孔体积1.54
2013年12月03日 更新采用微乳化-热液法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锆(ZrO2)改性的纳米氧化铝分散液,然后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应的氧化锆复配纳米氧化铝杂化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并对其进行了TEM表征、电气强度和电导电流测试以及电老化阈值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氧
2013年11月28日 更新采用熔盐辅助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锆–钕–氧(Zr–Nd–O)系列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散射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染料水溶液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对Zr–N
2013年11月14日 更新在微米氮化铝粉体中添加含量为4%的Y2O3和不同含量的纳米AlN粉体制备氮化铝陶瓷,研究了Y2O3和纳米AlN协同作用对微米氮化铝陶瓷烧结性能和热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优先与纳米AlN粉体表面的Al2O3反应生成
2013年11月12日 更新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 3.5 μm、1.5 μm 和 200 nm 的碳化硼粉体为原料经 1850℃热压烧结制备了碳化硼陶瓷,研究了粉体粒径对陶瓷烧结致密化过程及其性能的影响。根据保温时间对线收缩率的影响及热压初期的塑性流动机
2013年11月12日 更新